3月4日至7日,正值全國兩會召開期間,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徐其斌率省總領導班子成員組成調研組,馬不停蹄地走訪10家省級產業工會,開啟了一趟行程密集的專題調研。
帶著問題出發,追著結果而去。每到一處,徐其斌都言明此行深意:“我們此次調研,就是要探索新時代產業工會工作的創新路徑,為下一步制定針對性政策、推動工會工作創新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
走訪調研找準工作著力點切入點
“職工之家使用率高不高?”“職工對職工之家的服務滿意度怎么樣?有沒有收集到具體的意見和建議?”……調研組實地察看了省水利電力工會職工之家、省直機關職工教育活動陣地等職工服務陣地,與工會干部職工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認真聽取了他們對職工之家陣地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職工服務陣地不僅要建好,還要用活、用好。”看到職工之家不僅設施設備齊全,功能分區也十分豐富,能全方位滿足職工在工作之余的多元需求,徐其斌表示肯定,并強調要積極探索創新職工服務陣地運營管理方式,推動職工服務陣地社會化市場化運作,推動職工服務陣地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
走進省戒毒管理工會的辦公區,門口擺放的宣傳展板吸引了調研組的注意,上面展示著省戒毒管理工會扎實開展的各項工作。
“目前工會工作面臨的最大困難和挑戰是什么?”“對于未來工會工作的發展,有哪些新思路和新舉措?”調研組邊看邊聽邊問,詳察細問間的關切,著眼的正是新時代產業工會工作創新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
在省國防、省地質、省建設建材等產業工會走訪調研時,調研組深入了解各產業工會聚焦主責主業,通過思想政治引領、組織開展勞動競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維權服務等一系列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調研組對工會干部職工,以及在各自崗位發光發熱的一線勞動者,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座談交流暢所欲言共探發展路徑
深入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熱烈討論,凝聚起前行的力量。
調研期間,調研組分別與各產業工會召開了座談會。
“面對面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請大家暢所欲言。”徐其斌開宗明義。
座談會上,干部職工們先后發言,結合工作實際談感受、提建議、話未來。
產業工會工作是工會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力量。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讓產業工會在工會工作全局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
省水利電力工會負責人表示,要從建好政治工會、建好有為工會、建好活力工會、建好暖心工會、建好黨建工會為工作重點,不斷提升工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要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不斷以實際行動增強工會組織的服務力和凝聚力。”省林業工會負責人說。
來自省外企工會的一名工會干部也這樣認為,“新時代工會工作,把服務職工做強做優做大就是生產力和戰斗力。”
……
講工作體會、談未來規劃、提意見建議,在與各產業工會召開的座談會上,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徐其斌指出,立足全省經濟發展新階段、產業結構調整新形勢、產業職工聚集新變化,進一步加強產業工會建設,不斷探索和總結新時代產業工會履行職責、發揮作用、深化創新的有效途徑,這是工會的重要工作任務和使命所在。
凝聚共識繪制工會工作發展新篇
隨著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量涌現。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和維權服務工作是促進平臺經濟長期健康發展,履行工會維權服務基本職責的必然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工會的重點任務。
“2024年,省交通運輸工會在全省累計發展貨車司機會員47.41萬人,網約車司機會員19.52萬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強化新就業群體入會和維權服務。”當了解到省交通運輸工會扎實推進2024年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服務工作后,徐其斌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也提出殷切希望。
他指出,要深化職工維權服務,做好職工關愛幫扶,著力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努力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要強基固本、守正創新,持續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特別是要加強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組織和服務,推動工會工作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延伸。
徐其斌強調,各產業工會要在思想政治引領上持續發力,履行工會政治責任,引領職工堅定聽黨話、跟黨走;在服務大局方面下足功夫,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挖掘、選樹典型,弘揚“三個精神”,凝聚職工共識,激勵職工建功立業;在做實職工服務上精準施策,深化維權服務,做好關愛幫扶,解決職工急難愁盼,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走訪了10家產業工會,召開了10次座談會,徐其斌和調研組成員認真記錄干部職工的建議和訴求,詳細了解具體情況,深入交流回應,會場里洋溢著熱烈活躍、坦誠務實的氛圍,凝聚了發展共識。
“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工會組織要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形勢變化,賡續光榮傳統、認真履職盡責、銳意攻堅克難,在團結引領廣大職工群眾奮進新時代上彰顯作為。”徐其斌勉勵大家說。
風起帆揚,奮楫爭先;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調研組表示,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進一步強化產業工會建設,探索新時代工會工作的新路徑,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來源:省總融媒體中心 記者 鄧霞